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情绪抑郁,恐惧,失去自我价值,兴趣和食欲不振,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等。抑郁症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据统计,抑郁症已成为现全球范围内第一大致残病因,且抑郁症的个人终生患病率高达11.1 %。抑郁症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个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揭示抑郁的发病机制,找到有效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海藻糖(Trehalose)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非还原性双糖,普遍存在于除脊椎动物以外的生物体内,具有高度化学稳定性,高亲水性和抗氧化特性。最近研究表明,海藻糖可以诱导细胞自噬,并且具有神经保护作用。长期饮用含2 %海藻糖的饮用水显著降低小鼠额叶皮层内p62/beclin-1比例,增加海马CA1区内自噬特异性标志物LC-3Ⅱ的含量,改善抑郁样行为。但是海藻糖的自噬效应对抑郁症的作用并不明确,特别是海藻糖对抑郁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铁死亡最初由Dr. Dixon于2012年首次提出,是一种铁依赖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式,是心血管疾病、肿瘤和肾衰竭等疾病的病理基础之一。铁死亡受到细胞内多种代谢途径的调控,其中包括氧化还原稳态、铁代谢、线粒体活性和氨基酸、脂质、糖的代谢等。目前认为铁死亡主要的机制是铁代谢途径,即大量Fe2+转运进胞质,形成细胞内不稳定铁池,通过芬顿反应增加胞内活性氧生成,促进过氧化脂质形成,从而诱发细胞铁死亡。近期研究表明,铁死亡与自噬有关,NCOA4是这一过程的关键分子。NCOA4是一种雄激素受体的辅激活因子,可以和铁蛋白的重链亚基1相互结合并介导后者发生自噬性降解,从而释放Fe2+,这一过程被称为铁自噬。细胞内游离铁(Fe2+)的浓度的升高,最终促进铁死亡的发生。目前铁自噬在抑郁症中的作用鲜有报道,因此,我们猜测,海藻糖可以通过铁自噬依赖的铁死亡影响抑郁症的发生。 要求学生基本掌握HE染色、尼氏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免疫荧光染色等实验技能,并具备查基础的阅英文文献、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和文章撰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