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丞(2010)等基于TPB研究农产品消费行为,证明了计划行为理论能有效揭示安全农产品购买意愿的心理因素以及影响机制。
2、劳可夫和吴佳(2013)将TPB应用到农产品消费研究中,除佐证了消费态1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购买行为的直接影响外,发现消费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者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
3、姜百臣(2017)等在研究消费者生鲜鸡蛋的购买行为时,得出认知水平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4、高键等(2017)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消费者的趋近动机如何影响其农产品的购买行为,得到不同强度的趋近动机对农产品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
5、张蓓(2014)等引入营销刺激和心理反应等心理变量作为外部因素,建立消费者有机农产品购买意愿与行为的 Logistic模型,据此研究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
6、苏昕(2018)等为探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下消费者参与意愿与行为,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质量感知能力等外部因素基础上,引入参与意愿作为中介变量,并通过实证验证了中介作用存在的合理性。
7、张鹤冰(2020)等认为,在线顾客感知质量对购买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8、刘枚莲、徐丽芳(2019)提出,消费者通过价格判断影响感知质量,进而影响消费意愿。
9、李子键、朱占国(2017)证明了消费者对本地 食品的感知质量显著影响购买意愿。
综上所述,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农产品感知质量的影响因素和绿色农产品的消费动机,以及农产品感知质量对消费行为的作用结果,但现有研究成果仍然有限。本文深入剖析绿色农产品感知质量的影响变量,测度绿色农产品感知质量对顾客情感的直接影响,以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间接影响,目的是探索绿色农产品对消费意愿的影响机理,以期帮助农产品管理者制定合理的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