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更好的帮助农村走向共同富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因为农村潜在借款人的信用价值的信息的全面缺乏,导致这类借款人实际上被排除在正式的信贷市场之外,缺乏许多官方的财务证明材料;同时在农村难有信用评估结构和财产评估机构,从而导致潜在借款人客户画像的信息不完善甚至没有。在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我国开始重视小额信贷在农村发展振兴中的作用,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建立金融科技公司等方式,完善农村客户画像。
小额信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贫困户的收入,从而达到减贫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强调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建立帮扶长效机制,培养农民的乡村振兴能力,而这更需要政府的财政政策调控和社会资本的支持,完善农村信贷客户画像是解决农村信贷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本项目研究探索的重点内容。
2.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相较于国内趋近于成熟的农村信贷,在国外文献中所能查到的内容寥寥无几,研究搜索中发现了一个英语词组“FINANCE FOR THE POOR”,译为穷人的金融。
国外穷人贷款方式,即小额信贷项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有能力克服在处理没有银行经验和信誉未知的贫困客户时所固有的重大信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等价于中国的农村信贷,也是目前我国致力于解决的方向。
通过国外论文研究发现,国外针对穷人的不同类型的信贷安排更加依赖于社会联系和互动,根据贷款方法的紧密程度和外质性的递减顺序,它们分别是轮换信贷和储蓄协会(The rotating credit and savings associations即ROSCAs)、当地的放债人、贸易信贷和以集团为基础的小额信贷项目;而国内则是通过财政政策,中央政府下放权利,政府和社会资本企业合作,共同扶贫助贫,推动乡村振兴,通过金融科技等手段完善农村信贷客户画像,帮助农村更好的贷款,走向共同富裕。
在上述提到的信贷安排中,ROSCA被认为是满足穷人需要的最佳工具之一,它是一种同时“储蓄和借贷”的手段。(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s are a “response by a socially connected group to credit market exclusion”)轮流储蓄和信用协会可以在世界各地找到,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有不同的名称。从广义上说,ROSCAs可以被定义为“自愿分组的个人同意贡献经济在每一组均匀间隔的日期对创建一个基金,然后分配按照一些预设原则到集团的每个成员”。
VandenBrink和Chavas(1997)在他们对喀麦隆一个村庄的ROSCAs系统的研究中表明,如果运行得当,该系统比该地区的所有其他信贷安排都更有效。它覆盖了90%的家庭,每年会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处理数千笔交易,调动了约11%的村庄收入。
ROSCAs在世界范围内(如Asia,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Africa))出现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国家。我们以坦桑尼亚国家为例,Upatu相当于坦桑尼亚的ROSCAs,它使穷人能够把他们的小额储蓄变成一次性支付。穷人可以储蓄,也可以想要储蓄,当他们不储蓄时,那就是因为缺乏机会,而不是缺乏能力。在他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情况下他们需要比手头更大的现金,而获得这些钱的唯一可靠方法就是从他们的储蓄中找到一些。他们需要这些一次性资金来满足周期的需求,应对紧急情况,抓住获取资产或发展业务的机会。Upatu以社区内商人和家庭的非正式协会的形式,其中成员提供一些钱,以换取在任期结束时累积的一笔款项,其中会员比单独储蓄更容易获得一大笔钱或一种商品;它的另一个优势是,它结合成员定期储蓄,从而积累储蓄。Upatu在坦桑尼亚正式应用中是减少贫困、增加节约潜力的重要手段,大大降低了坦桑尼亚的贫苦率。
然而,ROSCAs也是一个非常僵化的信用交付系统,其生存几乎完全依赖于社会,以确保保存协会内团体成员的个人资源,Rutherford说“信任更像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完全陌生的人,经营ROSCAs的目标有限,有时比有着复杂关系的人更容易建立和实践信任。”
国外对于农村信贷的优化更多是在缩小信贷范围,进行小额信贷,而没有试图运用客户画像技术保障更多人的相关权利。尽管如此,国外现状案例依旧为我国解决农村客户画像问题的信贷优化提供了思路。
3.参考文献
[1] Thierry van Bastelaer.MPERFECT INFORMATION, SOCIAL CAPITAL AND THE POOR’S ACCESS TO CREDIT,2000:1-2;4-10.
[2] Thandaiah Prabu. Enabling Poor People to Overcome Poverty and Innovative Access to Finance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by 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tific & Engineering Research Volume 3, Issue 4, April-2012:1-7.
[3]安佳,王丽巍,田苏俊 .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农村信贷风控模 式比较研究 [J]. 新金融,2016 (9) : 54—58.
[4]丁业震 .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及其防范 [J]. 农村经济,2006 (12) : 67—69.
[5]何德旭,史晓琳 . 互联网时代的金融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 [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 (2) : 39—45.
[6]胡士华,彭芳 . 农村信贷市场的微观结构与策略履行 [J]. 改革,2011 (4) : 55 —59.
[7]潘明清,郑军,刘丽 .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发展: 作用机制与政 策建议 [J]. 农村经济,2015 (6) : 76—79.
[8]孙福兵,宋福根 . 基于场景化、数字化的农业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J]. 社会科学战线,2019 (3) : 249—253.
[9]张晓松.农训信贷风险研究 [J].理论前沿,2001 (5) : 6—9
[10]魏莉红,张亚军,王旺,宏立鹤.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信贷需求细分与信贷质量提升——以灵台县为例[J].甘肃金融,2020(03):26-29+69.
[11]曹璇.农业保险与信贷对农村减贫的协同效应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39(03):73-77.DOI:10.15948/j.cnki.37-1500/s.2022.03.022.
[12]张慧,刘胜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扶贫小额信贷减贫效应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2,22(01):211-216.
[13]张雨佳,屈博.金融科技在农村信贷风险防控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物价,2021(04):55-58.
[14]许传华,王凯,陈卉.金融科技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创新[J].社会科学动态,2021(07):56-61.
[15]卢勇.金融科技支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J].金融科技时代,2021,29(11):98-100.
[16]相瑞.大数据背景下个人贷款授信风险控制探索与实践[J].金融纵横,2021(06):80-83.
[17]张琮玥. 精准扶贫视角下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18]张粲. 基于客户画像的A银行个贷业务精准营销研究[D].燕山大学,2021.DOI:10.27440/d.cnki.gysdu.2021.000919.
[19]周鸿卫,田璐.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技术的选择与优化——基于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9(05):58-64.DOI:10.13246/j.cnki.iae.2019.05.005.
[20]杨亦民,罗文婷,曾雄旺.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源高效配置的机理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22(02):60-65.
[21]吴正昌.金融科技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型普惠制农村信贷服务体系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8):98-99.
[22]刘明杰. 农村小额信贷支持“三农”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9.DOI:10.27345/d.cnki.gsnyu.2019.0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