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研究现状
学术研究现状:
(1)“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解决信贷问题”研究现状
国内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区块链技术在解决信贷问题中的应用优势。朱兴雄(2018)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协助供应链金融可以降低信贷交易成本,打通供应链沟通渠道;赵雅楠(2021)分析了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信用评价指标模型解决中小企业的信贷问题;郝国强(2020)指出“区块链+征信”能够将以信贷数据为基础的个人信用分与芝麻信用等其他平台的个人数据实现共享,建立完整的个人信用体系;此外,孙国茂(2017)认为区块链技术具有分布式,共识信任,加密算法,不可更改的特点,在丰富征信内容,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推动征信市场化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融资”研究现状
计志英(2010)指出供应链金融起源于供应链管理,它是结合实体经济发展与金融机构服务的一种创新模式,主要是为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性的融资服务;沈巍(2017)认为应该对供应链整体进行全方位的管控,既要方便中小企业融资又要保证供应链资金的正常流动,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多角度和多方位的评估;王岚(2019)认为供应链金融不仅能够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高企业竞争力,还可以削弱供应链风险。
(3)“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农业”研究现状
2020年,李阳、于滨铜根据区块链的信息共享、可追溯等特点,提出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赋能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针对已有研究缺乏从系统视角构件新时代背景下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李小莉(2022)在剖析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物联网”的农业供应链金融决策框架和平台,确保链前与上链后整个过程中数据的真实性,从而优化现有的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管理活动,促进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张桐(2022)以砀山县蚂蚁链为例,浅析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以构建合理产业生态系统,提高信贷规模,推动规模农户发展,促进市场健康成长。现阶段国内对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农业”层面的研究与实践仍略显匮乏。
实践应用现状:建设银行于2017年起在贸易融资领域进行区块链应用创新,将区块链前沿技术与金融应用生态融合,搭建区块链融资平台,实现贸易融资交易信息传递全程电子化,使物流金融生态实现了区块链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构建了生态融资新模式,形成国内最大的贸易融资生态圈。2020年4月,云图控股与祺鲲科技共建的“云图农服”——“区块链+农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成功上线。2021年山东港口烟台港赋能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推动供应链服务转型升级,致力于为客户搭建完善的港口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综上所述,尽管区块链与供应链技术以在融资领域有所应用,但现阶段国内对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农业”层面的研究与实践略显匮乏,且未结合地方特色具体分析,故基于烟台地区盛产果蔬的特点构建应用“1 N”的“链上果农”平台对于解决烟台农户融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2.国外研究现状
学术研究现状:
(1)“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信贷”研究现状
Moritz Leon Gomm(2010)提出供应链融资属于银行的一种信贷业务,并通过信息公开透明与不公开透明的对比发现,信息公开透明有利于供应链的风险防控;Chrisf(2016)明确指出区块链技术可以在融资过程中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的信息安全保护,不仅有助于金融业务的顺利实施,还可以降低不法分子窃取供应链信息数据的可能性。
(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融资”研究现状
Chun-Yueh Lin(2020) 指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以信用交付为核心概念的新型金融服务,它可以提升供应链的金融效率;Jacmle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consensus algorithm)有助于供应链上下游金融合作能力的提高,并降低金融机构贷款成本及交易风险;Vigay Kumar(2014)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供应链金融模式能够加快支付效率并且削弱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Francisco K(2018)认为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在融资领域的落地应用是未来发展的潮流,不仅有利于提高金融业务的交易效率,还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
实践应用现状:国外现今于“区块链+供应链”技术应用方面研究颇有成果,AgriDigital和CBH集团还在澳大利亚粮食行业进行了试点研究,发现区块链网络应用于食品供应链可以实现更好地跟踪效果。
综上所述,国外现有研究于“区块链+供应链”技术在食品药品溯源和融资领域成果颇丰,于融资生态服务模式现有研究较为匮乏,故突破技术瓶颈创新农户融资生态服务模式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