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WCNTs复合材料对染料废水中MB和MO的吸附性能研究

申报人:李哲 申报日期:2023-06-24

基本情况

2023
SA/MWCNTs复合材料对染料废水中MB和MO的吸附性能研究 盲选
创新训练项目
理学
化学类
学生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选题
一年期
为了准确、快速、高效地去除有机废水中残留有害物染料物质,本项目拟制备海藻酸钠-多壁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SA/MWCNTs)。拟以亚甲基蓝(MB)和甲基橙(MO)为染料模型进行吸附研究,拟通过考察吸附过程中初始pH、吸附剂量、接触时间和浓度等关键参数的影响,比较MWCNTs和功能化SA/MWCNTs对染料的吸附能力。并进一步研究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和热力学过程,揭示其吸附机理。

参与申报20222023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获得东三省数学建模大赛省级三等奖。

序号

项目名称

起止年月

排名

项目来源

1

手性单壁碳纳米管旋光异构体的主-客体化学识别分离法

2016-2019

5

国家基金委

2

多重可控载药磷脂微胶囊的构建及药物控释研究

2019-2022

5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

3

聚(ω-23酸基)硅烷对单壁碳纳米管的选择性分散研究

2019-2020

1

大庆市科技局

4

大庆市职业教育与区域建设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2018-2018

1

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5

WSCC-o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对水中Pb(II)的吸附研究

2021-2023

1

大庆市科技局

6

水溶性聚硅烷对单壁碳纳米管的分散研究

2018-2021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7

聚甲基(12-十二烷基)硅烷对单壁碳纳米管的选择性分散作用研究

2018-2021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三纵项目

8

聚硅烷对单壁碳纳米管的选择性分散研究

2016-2019

1

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9

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对水中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2020-2021

1指导教师

国家级大创项目

10

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水中六价铬

2018-2019

1指导教师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创项目

1、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锁定研究内容并确定了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指导教师所在实验室有能力提供学生所需实验仪器及相关药品。

国家级

项目成员

序号 学生 所属学院 专业 年级 项目中的分工 成员类型
李哲 理学院 应用化学 2021 设计试验、整理研究报告
车晓双 农学院 农学(应用本科) 2021 试验、数据处理
王鑫 理学院 应用化学 2021 试验、整理数据
李蔚 理学院 应用化学 2021 试验、整理数据、书写论文
徐博浩 理学院 应用化学 2021 试验、数据分析

指导教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所属学院 是否企业导师 教师类型
高金玲 理学院

立项依据

快速的工业化导致了含染料工业废水的大量增加。染料排放到水流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几项研究报告称,接触和消化染料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眼睛灼伤、癌症、皮肤刺激、恶心和皮炎等[1]染料由于其复杂的结构而积聚在水中,从而抑制了阳光的渗透,从而延缓了光合作用的发生。因此,去除废水中的有毒染料具有重要意义。吸附法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水修复方法,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易于设计和操作、成本低等优点。在这方面,已采用各种材料作为吸附剂,其中包括农业废弃物、活性炭、纳米管和石墨烯[2-4]

然而,上述材料的部分吸附能力、可重复利用性差、产生污泥量大、运行成本高、不可生物降解性等限制了其使用。开发高效、可持续和廉价的材料来吸附水中的水生污染物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也是水污染处理的必要条件。因此,对于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在广泛用于废水中污染物吸附的吸附剂中,纳米复合材料被证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吸附剂[5]。特别是含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发达孔隙结构决定了其具有优良的吸附能力和解吸附能力,是一种吸附性能优越的吸附剂,这是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如可调结构、高孔隙度、膨胀能力、快速吸附速率、恢复能力和可重复使用。而且可以通过解吸再生循环使用,所以其在未来的废水处理中,存在较大的潜力。但目前人们对MWCNTs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及其吸附机理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其应用潜力也尚未被充分发掘。

因此,我们拟制备一种海藻酸钠/多壁碳纳米管(SA/MWCNTs)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吸附水溶液中亚甲基蓝(MB)和甲基橙(MO)。拟通过考察吸附过程中初始pH、吸附剂量、接触时间和浓度等关键参数的影响,比较MWCNTs和功能化SA/MWCNTs对染料的吸附能力。并进一步研究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揭示其吸附机理。该项目将为制备纳米吸附剂提供一种环保和低成本的替代方法,具有实际意义。

1吸附剂海藻酸钠-多壁碳纳米管(SA/MW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按不同质量比例配置SAMWCNTs的水溶液,超声分散,得到水中可分散的SA/MWCNTs分散液;减压过滤、烘干后得到水中可分散的吸附剂SA/MWCNTs复合材料;

2、水中亚甲基蓝(MB)的吸附研究。SA/MWCNTs为吸附剂,考察吸附剂用量、标样水中含MB浓度、溶液pH值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建立SA/MWCNTs为吸附剂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标样水MB残留量的分析方法

3水中甲基橙(MO)的吸附研究。SA/MWCNTs为吸附剂,通过考察吸附剂用量、标样水中MO浓度、溶液pH值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MO回收率的影响,建立SA/MWCNTs为吸附剂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水中MO残留量的分析方法

4结合SA/MWCNTs吸附剂对标样水中MBMO的吸附情况,获得最佳吸附条件,筛选出最佳吸附条件。并将其应用于校园实验楼饮用水、校园人工湖、黎明湖、滨州湖、乙烯化工厂区废水及饮用水等环境水MBMO吸附与检测。

5、尝试从机理层面上探究吸附剂吸附吸附机理及吸附规律为新型纳米碳材料在环境水处理中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前治理水污染的方法主要有沉淀去污物理和化学)、氧化还原去污法、光催化降解去污法、膜过滤去污法、电解和吸附去污法等。吸附去污具有操作简便易行成本费用较对待吸附的污染物质有较强的选择性吸附量大和吸附材料可重复利用等优势因而该法使用广泛。目前的吸附剂有键合硅胶吸附剂、纳米材料吸附剂、聚合物吸附剂、分子印迹吸附剂、磁性吸附剂等在此基础上提高吸附效率和提高吸附选择性性成为开发新型复合吸附剂的点问题。

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作为一种低成本可生物降解的天然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亲水性、成膜性、稳定性等优异特性因其本身结构所具备亲水羟基和羧基官能团,这有利于提高其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质[6]董开强等通过调控各种共混原料和活性官能团的比例制备出了三种海藻酸钠基复合材料,并分别研究了各材料对水中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MB)、刚果红(CR)和重金属离子Cr(VI)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材料的结构是影响选择性吸附污染物的重要因素之一[7]Gao etal综述了海藻酸钠作为吸附剂对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吸附进展,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其吸附机理,进一步给出了根据不同的污染物来选择吸附的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8]

MWCNTs材料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高比表面积、优异的孔隙率、中空和层状结构、大量的内外吸附位点、π共轭结构以及易于化学活化和功能化等特点,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广泛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方法已被用于碳纳米管的改性或功能化,以增强其一般吸附性能或使其对某些类别的污染物具有选择性,是一种具有较强吸附性能的新型纳米材料对有机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及金属离子等具有较高的富集能力,作为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在环境水净化方面应用广泛。根据不同的吸附条件和所涉及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吸附剂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与无机污染物相互作用,如表面络合、静电相互作用、离子交换、物理吸附和沉淀。对于有机污染物,除物理吸附外,π-π和静电相互作用在吸附中起主要作用。在某些情况下,有机物和碳纳米管之间的化学键也被报道为相互作用的机制[9]。据此,杨家萍等通过强氧化剂氧化改性MWCNTs制备了复合吸附材料,发现该材料对甲基橙(MO)染料有较好的吸附性能,通过考察吸附时间、染料初始浓度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发现该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10]。刘剑利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MWCNTs进行分散,得到水中可分散的吸附材料,然后对含酸性嫩黄G的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发现分散后的MWCNTs对染料的吸附性能可提升15%左右[11]

纳米材料的表面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表面官能团的性质和多少将影响其吸附效率。由于海藻酸钠SA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均可作为废水中有毒物质的吸附剂,为了提高其各自的吸附能力,科研工作者将二者制成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废水中有毒物质的吸附研究。付秋平[12]针对这一问题,将海藻酸钠(SA)和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MWCNTs)进行复合,制备海藻酸钠/氧化多壁碳纳米管(SA/oMWCNTs)复合材料,讨论了改性前后材料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SA/oMWCNTsPb(II)的吸附性能更好。王伟丽[13]分别利用壳聚糖(CS)、海藻酸钠(SA)和铁(Fe)改性碳纳米管(MWCNTs)分别研究了三种改性复合材料了对刚果红(CR)、亚甲基蓝(MB)和磷酸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材料对有机染料的吸附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Yang[14]还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碳纳米管上吸附镍离子的活性位点,证实了碳纳米管表面的Stone-Wales缺陷增强了其对镍的吸附作用这也说明经改性后,MWCNTs管壁缺陷程度的增强是其吸附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磁性纳米材料对特定的污染物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张思怡等[15]利用γ-Fe2O3为磁性材料,制备了γ-Fe2O3/SA/oMWCNTs复合吸附剂,研究表明该材料对水中的Cu)具有特定的吸附性能。

综上所述,SAMWCNTs复合后的材料具有比单一SAMWCNTs吸附剂更好的协同性能,能够提高吸附剂MWCNTs对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吸附性,进而达到吸附萃取、净化的作用。但是,上述大多数文献是将SAMWCNTs制备成固体吸附材料,这必将减小材料与水的接触面积,影响其吸附效果,因此,该影响因素的探究还有待深入。因此,本实验利用SA作为分散剂对MWCNTs进行超声分散,得到水中可分散的SA/MWCNTs的纳米复合材料,探究比较SA/MWCNTs复合材料废水中MBMO吸附情况,从吸附剂用量、样品水中含有机染料浓度、溶液pH值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出发,分别考察SA/MWCNTs复合材料对标准水样中MBMO的吸附作用,并尝试从机理层面上探究其吸附效果不同的原因,为新型碳纳米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Thakur S, Pandey S, Arotiba O A. Development of a sodium alginate-based organic/inorganic superabsorbent composite hydrogel for adsorption of methylene blue[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6, 153: 34-46.

[2] 乔斌.海藻酸钠复合膜的制备及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8.

[3] Mohammadinezhad A, Marandi G B, Farsadrooh M, et al. Synthesis of poly (acrylamide-co-itaconic acid)/MWCNTs superabsorbent hydrogel nanocomposite by ultrasound-assisted technique: swelling behavior and Pb (II) adsorption capacity[J].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2018, 49: 1-12.

[4] Minitha C R, Lalitha M, Jeyachandran Y L, et al. Adsorption behaviour of reduced graphene oxide towards cationic and anionic dyes: Co-action of electrostatic and π–π interactions[J].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7, 194: 243-252.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7, 194: 243-252.

[5] Makhado E, Pandey S, Kang M, et al. Microwave assisted synthesis of xanthan gum-cl-Dimethyl acrylamide hydrogel based silica hydrogel as adsorbent for cadmium (II) removal[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Waste Management (SETWM-19), Johannesburg, South Africa. 2019: 18-19.

[6] 陈婉莹,高建平,马晶军.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研究进展[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2(04):101-108.

[7] 董开强.海藻酸钠基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22.

[8] Gao X, Guo C, Hao J, et al.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by sodium alginate based adsorbent-a review and new perspectiv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20, 164: 4423-4434.

[9] Sajid M, Asif M, Baig N, et al. Carbon nanotubes-based adsorbents: Properties, functionalization, interaction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 in water purification[J]. 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 2022, 47: 102815.

[10] 杨家萍,王艺洁.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吸附甲基橙的性能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3):12-14+17.

[11] 刘剑.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协同表面活性剂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23,37(02):48-53.

[12] 付秋平,张荣彬,詹凤柳等.氧化多壁碳纳米管/海藻酸钠复合材料对Pb(Ⅱ)的吸附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22,50(08):235-239.

[13] 王伟丽.改性碳纳米管和海藻酸钠对水中污染物的吸附研究[D].郑州大学,2019.

[14] Yang S H, Shin W H, Kang J K, et al. Ni adsorption on Stone-Wales defect sites in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J].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06, 125(8).

[15] 张思怡,陈晨,蒋茹.磁性海藻酸钠复合凝胶球的制备及其对Cu(Ⅱ)的吸附性能[J].台州学院学报,2022,44(03):56-62.

1、目前国内外鲜有文献报道水中可分散SA/MW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工作,本项目拟开展环境友好型、水中可分散新型吸剂SA/MW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

2、目前鲜有文献报道水中可分散SA/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对MBMO的吸附研究,本项目拟开展具有高吸附位点的SA/MWCNTs纳米管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染料MBMO的吸附机吸附规律研究,为新型碳纳米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3、目前鲜有文献报道化学类实验室试验用污水中MBMO的吸附处理研究,本项目拟开展建立高校化学类实验室有机废水MBMO残留物的有效去除与检测方法的研究,应用于高校化学类试验有机废水中MBMO的去除与检测。

技术路线



拟解决的问题:
1、控制实验条件,筛选出能制备具有高吸附位点吸附剂SA/MW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最优实验条件

2、结合实验结果,解释吸附剂SA/MWCNTs纳米复合材料MBMO的吸附作用机制;

3、将吸附技术与分光光度法联用,为化学类实验室有机废水中有害残留的去除与检测提供新颖的环境友好型的吸附材料与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

预期成果:

1、获得一种吸附时间短、吸附率高的环境友好型碳纳米材料吸附剂,用于净化环境水中的MBMO

2、以SA/MWCNTs纳米管复合材料为吸附剂,考察影响吸附率的因素,获得最优吸附条件;

3、将吸附技术与分光光度法联用,建立环境水中MBMO残留物的有效去除与检测方法,为化学类实验室有机废水中有害残留的去除与检测提供新方法

4、探寻出SA/MWCNTs纳米管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重金属MBMO的吸附机理与吸附规律,为新型碳纳米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5、发表研究论文1篇,提供研究报告1



20236-20238查阅相关文献,进一步设计优化实验方案

20239-202312月:实验阶段项目组成员共同协作,在老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实验部分内容;

20241-20245月:整理分析数据,在老师指导下撰写并发表论文同时撰写结题报告按要求申报学校竞赛;

  20246月:结题

与本项目相关的前期工作中已经完成了以MWCNTs-OHMWCNTs-COOHMWCNTs-NH2WSCC/MWCNTs为吸附剂,对水中Pb(II)的吸附性能研究,并取得较好的吸附效果。该部分内容的成果已经形成论文和专利,目前已经受理专利1件,发表期刊论文2篇。这为该项目的实施与完成提供了可行性保障。因此,本项目将继续拟利用改变实验条件制备分散剂SA/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研究SA/MWCNTs对水中MOMB的吸附性能。

项目申报人自入学来阅读了大量的与碳纳米管相关的文献,在碳纳米管的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项目团队成员自入学来完成了多门实验基础课程,对一些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本申请项目,也进行了相关的前期探索性研究,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

本项目依托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实验室、公共化学实验室实验室具备完成本项目所需器材装备分析鉴定的仪器设备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基本具备。目前,研究实施所需条件基本成熟,具有完成该项目的能力。现有的实验条件、科研能力及科研资金能够满足本项目的需求,能够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完成。

实验进行中如果用到实验室没有或不足的试剂药品,随时购买即可解决。

经费预算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元) 主要用途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预算经费总额 10000.00 7500.00 2500.00
1. 业务费 7000.00 4500.00 2500.00
(1)计算、分析、测试费 500.00 样品表征 0.00 500.00
(2)能源动力费 0.00 0.00 0.00
(3)会议、差旅费 0.00 0.00 0.00
(4)文献检索费 500.00 文献检索 500.00 0.00
(5)论文出版费 6000.00 版面费 4000.00 2000.00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0.00 0.00 0.00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0.00 0.00 0.00
4. 材料费 3000.00 试验药品材料费 3000.00 0.00

项目附件

  • SAMWCNTs复合材料对染料废水中MB和MO的吸附性能研究_原文对照报告.pdf
    下载
结束